扁桃体医网 扁桃体恶性肿瘤切除术
医网摘要:口扁桃体肿瘤切除术适用于扁桃体肿瘤未超出扁桃体窝局限于扁桃体或表面者。.经口扁桃体肿瘤切除术适用于扁桃体肿瘤未超出扁桃体窝局限于扁桃体或表面者。.下颌骨外旋扁桃体癌扩大切除术适用于扁桃体癌超出扁桃体窝侵及邻近组织,如软腭,颊区或舌根者。.下唇正中全层切开颏部、下颏部皮肤,弧形转向患侧颈部,在舌骨平面向后达乳突尖部。如行颈淋巴结清扫,增加切口可向下达锁骨。先行颈清扫,颏部切口切开龈、唇侧粘膜,向内两...
扁桃体恶性肿瘤切除术,病例分析,治疗方法参考请浏览相关页面, 患者发问:
我两年来常常咽干,咽痛,服用消..
我两年来常常咽干,咽痛,服用消炎药后有所加剧,但隔几天后又反复产生发火,一年来枢纽关键疼痛,化验几次抗链0阴性,大夫建议做扁桃体摘除,可我的扁桃体不大,请问;手术有效吗/我是咽炎,还是扁桃体炎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扁桃体炎<BR>乳蛾风热.<BR>清热解毒,辛凉解表,通腑泻热.<BR>凉膈增液汤.<BR>连翘8克,银花8克,栀子5克,黄芩5克,生地6克,元参8克,麦冬8克,芦根8克,蝉衣5克,板蓝根8克,大黄2克,竹叶3克.<BR>先用凉水浸泡20分钟,再文火煎25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1剂,日服3次.<BR>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P>你好依据你所说的症状是扁桃体炎建议手术摘除扁桃体并运用抗菌素医治如青霉素</P>
,......
扁桃体炎重要病变在隐窝中,当急性扁桃体炎反复产生发火或窝内引流不畅,细菌存入窝中,使隐窝粘膜受损,上皮增厚、溃疡、使渗出物、白细胞、细菌等混淆而变为干酪样物,溃疡愈合时则形成瘢痕,小窝中引流不畅时则形成脓肿或囊肿。一般患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白喉等可引起慢性病变。鼻腔及鼻窦感染也能并发慢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重要病变在隐窝中,当急性扁桃体炎反复产生发火或窝内引流不畅,细菌存入窝中,使隐窝粘膜受损,上,...
医网耳鼻喉百万问答,请浏览相关频道。
【适应症】
1.经口扁桃体肿瘤切除术适用于扁桃体肿瘤未超出扁桃体窝局限于扁桃体或表面者。
2.下颌骨外旋扁桃体癌扩大切除术适用于扁桃体癌超出扁桃体窝侵及邻近组织,如软腭,颊区或舌根者。 鼻炎治疗
【禁忌证】
1.已有全身器官远处转移者。
2.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或出现恶病质者。
【术前准备】
1.确定肿瘤范围,术前反复检查咽部,并做CT扫描明确肿瘤范围及切除范围。
2.颈部胸部备皮,及术前全麻准备。
3.备血800~1200ml。
【麻醉方法】
气管切开插管全麻。
/bichuxue/ 鼻出血
【体位】
仰卧,垫肩,头偏向健侧。
【手术步骤】
1.下唇正中全层切开颏部、下颏部皮肤,弧形转向患侧颈部,在舌骨平面向后达乳突尖部。如行颈淋巴结清扫,增加切口可向下达锁骨(图1)。先行颈清扫,颏部切口切开龈、唇侧粘膜,向内两侧分别翻起颏部骨膜约2cm,牙齿健全者于两内切齿或内切齿缺失者于缺齿处用电锯呈梯状切开下颌骨,切开前先于切开线两侧相应部位钻四个孔,备术毕时用钢丝固定上颌骨。 /bdy/ 鼻窦炎
2.颌下切口切透颈阔肌显露颌腺,向后牵拉胸锁乳突肌显露颈动脉鞘,向上分离颈内、外动脉至二腹肌后腹深处,于舌动脉以上结扎颈外动脉(图3)。于口内将舌拉向健侧,自两颌下腺管开口间向后切开患侧口底粘膜达舌腭弓。于颈部自后向前切开下颌舌骨肌至中线,从舌骨向上沿舌骨表面向上分离与口底粘膜切口相通。将患侧下颌骨向外侧牵拉,即能显露扁桃体肿瘤(图4)。直视下在肿瘤界限外1.5cm处切除肿瘤和颌下三角内容以及受累的邻近组织。
3.咽部缺损用胸大肌肌皮瓣或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插入鼻胃管供术后鼻饲用。下 颌骨恢复原位,用钢丝固定下颌骨,对位缝合口底,三层缝合下唇,注意准确对好唇红缘。颈部放负压引流,逐层缝合颈部切口。 /sdxr/ 声带息肉
【术后处理】 鼻炎治疗
1.术后静点抗生素1周。
2.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检查移植皮瓣成活情况,7日拆线。
3. 术后鼻饲7~10日。
4. 注意呼吸,按气管切开术后处理。
5. 术后康复出院即行放疗,以提高疗效。
扁桃体 其他文章阅读
间:20天
●目前一般情况:喉痒咳嗽有浓痰
●病史:感昌引起
●以往诊断医治颠末及效果:挂消炎药后感昌症状好多了但目前状况未好
●辅助查抄:咽喉科未去看
●其它:平时吃点梨冰糖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西药可以缓解症状,不能彻底把病根去除,建议你到中医咽喉科用中药直接作用到病变部位,联合外敷中药,针刺等综合疗法,效果不错,疗效长期,无毒副作用。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
;BR>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重要特性;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重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停滞.平时注意熬炼身体,劳逸联合,衣着适度,多呼吸新鲜氛围,防止鼻子干燥,不等闲滴用鼻药.对鼻腔病变及时诊治,邻近的病灶感染需医治.<BR>
本文来源: http://ebh.ewsos.com/hbzq/20111024/425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