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助听器是怎样帮助耳聋患者听见声音的
医网摘要:患者享受美好声音成为了可能。那么小小的助听器是怎样为所有助听器不外由传声器(话筒、放大器)和受话器(耳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传声器为声电换能器,将外界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放大器后使声压放大到再经受话器输出这个放大后的声信号。助听器还应包括电池能源以推动机器工作。由于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听觉损伤机能差异也不同,因此装置音量调节、音调调节、最大声输出调节、电话拾音等设备(关断-话筒-电话)三档开关...
助听器是怎样帮助耳聋患者听见声音的,病例分析,治疗方法参考请浏览相关页面, 患者发问:
突发性耳鸣使用核磁耳聋贴有效果吗?
我本年耳朵不惬意,去病院查抄,结果是突发性耳鸣,医治了十几天并无什么效果,大夫说只恢复了20%左右,就是在中午这段时间很难熬惆怅,特别是听到车声之类的,耳朵里嗡嗡作响,凌晨与下午静的时候会比较好一点.厥后试过针灸、吃中药还是没进步,我想问一下有什么更好的医治办法吗?如果使用核磁耳聋贴有效果吗?●患者春秋:55●患者性别:男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踊跃的医治病因应该是可以恢复的。你也可以尝尝啊。
,......
耳聋真得是不治之症?
女,57岁,05年8月发病左耳突发性耳聋,其时伴有眩晕呕吐。经我市医大附院闻名专家踊跃诊治已宣不治,并告诉以后的医治准则:?そ《茨诳埔缴N蚁嘈趴蒲В也凰佬木驼庋氯ィ⊙现氐亩抛盼遥也幌嘈疟ㄖ焦愀妫忱肟蒲乙驳檬裕∈粤艘桓隽瞥堂挥腥魏涡ЧN腋迷趺窗欤壳笾⌒唬?
第一次问题增补:感谢您的建议,专家说世界公认对这种情况针灸无效,我去的病院是顶,...
医网耳鼻喉百万问答,请浏览相关频道。
助听器的出现,使耳聋患者享受美好声音成为了可能。那么小小的助听器是怎样为耳聋患者传递声音的呢?下面具体为您介绍。
助听器的构造
所有助听器不外由传声器(话筒、放大器)和受话器(耳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传声器为声电换能器,将外界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放大器后使声压放大到1万乃至几万倍,再经受话器输出这个放大后的声信号。助听器还应包括电池能源以推动机器工作。
由于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听觉损伤机能差异也不同,因此装置音量调节、音调调节、最大声输出调节、电话拾音等设备,以及O-M-T(关断-话筒-电话)三档开关都是不可缺少的。耳聋患者绝大多数是感音神经聋,其中相当多的人具有重振阳性现象。
助听器的性能及指标
一个合格的助听器至少应考虑下述六项性能指标:
①频率范围
低档助听器的频率范围至少在 300~3000Hz,普通助听器高频应达到4000Hz,高级助听器的频率范围可在80~8000Hz之间。
②最大声输出或饱和声压级(SSPL)
实际上代表了助听器的最大功率输出。使用助听器时的最大声输出应低于患耳的不舒适阈,尤其对重振阳性的患耳,必须控制最大声输出以保护患耳。
③最大声增益
主要表示助听器的放大能力,各国生产的助听器增益多在30~80dB之间。一般说,耳聋程度轻的要选择增益小的,程度重的应分别选用增益中等的或大的助听器。在具体使用中助听器上都备有使声增益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音量调节开关。选配适合的助听器可依一些公式预先计算,最简易的方法是按照纯音听力图,对 500、1000、2000Hz三个音频的增益补偿调节,以其阈值的一半或稍多为宜,多能获得满意效果。
④频率响应和音调调节
为满足聋人听力要求,助听器应提供各种不同的频率响应,频率不同反应在听觉上就是音调不同。为了使助听器的频响比较符合聋人的听力损失特点,音调调节钮上设置一些不同音调,通常L代表低音,N为正常,H为高音。
⑤信号噪声比 (S/N)
助听器耳机放大后的输出往往是语言信号和恼人的噪声同时存在,信号噪声比值越大,语言信息输出的质量也越好。优质助听器的信噪比可达40dB左右,至少应保证30dB以上。
⑥谐波失真
为了能高地传输放大后的声信号,助听器的失真度应越小越好,按规定失真应小于10%,而小于5%的基本上可以保持语言的逼真性。
耳聋 其他文章阅读
性别:男性●患者春秋:28●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本人有鼻窦炎有很几年了,一旦发病就分不出是感冒还是鼻炎.每次都是鼻塞,两个鼻子都是不通了,并且另有头痛,另有打喷涕,请问鼻窦炎和感冒是怎样区另外,怎样医治好呢?●以往的诊断和医治颠末及效果:以往都是吃鼻炎药打一下针效果都是没有收效的..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鼻窦炎容易引起感冒,感冒又容易加剧鼻窦炎。如果比较紧张可能必要手术医治的。
...
分泌物潴留和颌下淋逢迎肿大等,应根据病史、局部与全身查抄等资料,全面阐发,互相参证,有时联合扁桃体摘除后的情况加以果断。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与并发症就为您先容到这里,如果您发明本身患有如上症状,请登时到正规病院接受医治,防止诱收回其它并发症。舒适提示:病院属国家医保定点单位,凡参保职员,持卡就医及时结算,无需定点选择,均可报销。咨询德律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按照大夫诊断
本文来源: http://ebh.ewsos.com/ebzq/20111016/41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