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广告最爱打“院士牌”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参加活动,有奖品!
微信号:ewsos1

医网摘要:核心提示:近日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发布一项研究称,院士过度参与商业活动有利用院士头衔“寻租”的嫌疑,不利于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年以来广告软文中的院士形象。研究发现,医药类广告最爱拉院士作“虎皮”,研究以篇涉及两院院士的软文之中,除一篇软文没有直接出现院士姓名外,其余篇广告软文中广告主称产品或服务基于院士的某种理念或者技术;篇广告软文引用院士所说的与产品有一定联系的言论;另有  研究发现,在所有的广告...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1》调研发现

  医药广告最爱“租”院士

  该项研究汇集在《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1》中,研究者重点观察了2009年以来广告软文中的院士形象。研究发现,医药类广告最爱拉院士作“虎皮”,研究以2009年南方某省都市报为例,该报全年共有18篇广告软文涉及中国两院院士。分析其主题,11篇涉及院士的软文是在卖药,4篇在卖食品,2篇在卖房子,还有1篇是教育类。这18篇涉及两院院士的软文之中,除一篇软文没有直接出现院士姓名外,其余17篇中的院士均出现了原始姓名。18篇软文中有5篇提及院士参加广告主举办的学术类会议;5篇提及院士参加广告主的研发和设计工作;4篇广告软文中广告主称产品或服务基于院士的某种理念或者技术;3篇广告软文引用院士所说的与产品有一定联系的言论;另有1篇广告软文引用院士的名称。

  研究发现,在所有的广告软文中,院士都并非广告的直接宣传推销者,院士既不是软文的消息来源,也并非软文的中心人物,广告商家是在间接借用“院士”的科学权威身份,作为商品“科学性”的标签。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样的软文极易产生“院士做广告”的感觉。

  报告组织者、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詹正茂表示,由于院士人数少,学术地位高,很多单位或企业在搞活动时请院士出席并许诺给予高额的“出场费”,借此利用院士进行产品虚假宣传,不但误导了消费者,也干扰了院士的日常科研活动。“尽管在许多软文之中院士并非直接参与经济和广告活动,而是被动地被广告商利用加以宣传,但广告软文中出现的院士形象与商业利益、经济利益联系紧密,容易使得公众形成对院士的不良印象,认为院士利用头衔获得经济利益。”

  在中国工程院的官方网站上,常年滚动播出的“公告中心”中有不少内容是院士本人发出的声明,多是表明自己与某个会议、某种药品、某个厂家没有关系,提醒广大群众谨防上当受骗。“只要是院士本人发来的这类声明,我们一般是来函照登,且长期留置首页,就是为了让广大网友明辨是非。”工程院网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本文来源: http://ebh.ewsos.com/rwphb/20110816/383083.html

责任编辑:liuwei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